鹧鸪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
点击: 时间:2016-03-10 15:38 作者:锦瑟 来源:未知
【常见问题】鹧鸪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

图:鹧鸪
【专家解答】
1、鹧鸪舍(网室)
应选择背风向阳、冬暖夏凉、地势高燥、僻静的地方营建鹧鸪舍。也可用旧鸡舍、闲房改造。舍外设运动场,四周及顶部用铁丝网围好,防止逃脱;里面放置饲槽、水槽、栖架、岩石和假山。
2、饲养
育成前期(7~12周龄),鹧鸪羽毛尚未丰满,抗寒能力弱,舍温应保持在24℃左右,每平方米饲养30只。育成后期(13~17周龄),羽毛逐渐丰满,有飞翔能力,活泼好动,食欲旺盛,适应性增强,可以脱温饲养,每平方米饲养15只。种用鹧鸪进入育成后期,要进行选种,公母按1∶2选留。非种用鹧鸪一律按商品鹧鸪育肥出售。种用的后备鹧鸪,多采用鹧鸪舍加运动场的方式饲养,使其既能安静采食、休息,又能飞翔锻炼;进行日光浴,受自然条件锻炼以增强适应性。不论饲养哪一阶段和哪一用途的鹧鸪,鹧鸪舍应设有天花板,门窗开、闭自如,严防外逃。严防猫、狗、野禽(兽)流窜到鹧鸪舍。若饲养规模较大,管理经验丰富,在高度训练与调教的基础上,可以野外牧养,每亩灌木林地放养100~200只,在大自然陶冶下自由采食、飞翔,既降低饲养成本,又增强抗病能力。同时保持实足的野禽风味。但应有天然屏障、围篱、天网等设置,防止逃脱。
3、饲料
在育成前期仍维持很高的生长速度,食欲旺盛,采食量大,应根据其生长特点制定合理饲料配方。每千克饲料代谢能应在11、5兆焦左右,粗蛋白质18%~16%(逐渐降低蛋白含量),要保证对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需要,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,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,促进其充分生长发育。育成期每天每只喂料量30~35克,日喂3~4次。育成后期最好公母分群管理,以便对公鹧鸪提前施行光照刺激,使公母鹧鸪同步达到性成熟。
4、光照
育成前期每日施行光照14小时,不足部分每天早晚补充人工光照,光照强度尽量小些,能看到吃食、饮水便可以,每平方米保持0、5~1瓦光照。育成后期尽量缩短光照时间,每日光照恒定在8~10小时。
5、捕捉
捕捉应在夜间熄灯后进行,用手电筒寻找要捕捉的鹧鸪。白天捉鹧鸪易导致全群骚动不安,乱飞乱窜引起应激,影响生长发育,甚至造成发病或死亡。
【小编总结】
鹧鸪在育成期中,若不限制饲养,不仅饲料消耗多,而且体重会过大过肥,性成熟早,产小蛋的比例大,要达到标准蛋重的时间长,产蛋高 峰不高,且不持久,还可能造成难产,导致产蛋量降低,繁殖机能下降,受精率降低.正确的限制饲养既能提高产蛋量,又能节省饲料,是种鹧鸪培育成败的关键。所以鹧鸪育成期饲养尤为重要。以上是第一农经小编为您整理的《鹧鸪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》一文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(第一农经整理)
分享: